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神经内科
老年医学科
神经外科
医学心理科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精神四科(心境障碍科)
麻醉科
中医科
老年精神科
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司法精神科
康复医学科
心血管内科
医学影像科
脑磁图室
脑血管病救治中心
功能神经外科/癫痫中心
物理诊断科
早期干预科
临床心理健康中心(非药物治疗中心)
急诊和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首页 > 科室介绍
 
    神经内科是南京脑科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始建于1947年,是国内建科最早、获批部级神经病学高级师资研修班基地最早的单位之一,国内第一例气脑造影术以及第一台脑电图机的使用均在我院神经内科首开先河,素有国内“神经科医师摇篮”之称。经过76年的发展,神经内科已成为全国最大、技术先进的神经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神经内科现设5个病区,240张病床,年收治病人7000人以上,门诊就诊病人达30万人次,吸引着全省乃至全国的疑难重症病人,全科本着“仁爱奉献、大医精诚”的院训,以高水平的专业队伍与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特色化的诊疗服务。
    目前,神经内科是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神经内科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CAAE综合癫痫中心(三级);中国帕金森诊疗培训基地暨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全国首批罕见病诊治中心,全国脑炎专业诊疗中心;国家卫健委授牌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授牌的综合卒中中心、卒中区域性培训和质控示范中心。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卫健委神经病学进修培训基地;有教授或主任医师21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2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
 
   
    神经内科门诊:开设有9个专病门诊、专家会诊中心、神经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和普通门诊。特色专病门诊包括:脑卒中筛查和脑血管病门诊、眩晕门诊、帕金氏病专病门诊、认知与记忆障碍门诊、癫痫专病门诊、头痛门诊、多发性硬化与神经免疫疾病门诊、肌病门诊、肌张力障碍治疗门诊。
 
    神经内科病区:设五个病区及脑血管病中心,分为10个专业组,分别是:603病区:脑血管病专业组、眩晕专业组;605病区: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专业组;606病区:认知与记忆障碍专业组、神经免疫疾病专业组;607病区:癫痫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专业组、肌病专业组;608病区:癫痫专业组、睡眠障碍专业组;脑血管病中心:神经介入组。

 
神经内科特色专病介绍
603病区:
 
    眩晕亚专科带头人江炜炜主任医师,目前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团队立足临床,致力于眩晕相关疾病的规范化诊断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及负担。建立了前庭功能检查室,开展眼震视图及头脉冲等检测,客观判断前庭功能,规范眩晕疾病的诊断。由于前庭检测手段的完善,大大提高了各种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准确率,让病人得到及时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开展检查及治疗项目如下:
 
(1)耳石症诊断及治疗
    针对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疾病——耳石症,开展耳石手法复位,依据不同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众多患者通过治疗即刻解除眩晕的困扰,目前共治疗耳石症患者两千余例次。
 
开展耳石手法复位
 
(2)眼震视图和双温实验检查
    眼震视图检查仪可进行自发眼震、凝视性眼震、平稳跟踪试验等检查,能帮助评估小脑、脑干的前庭整合功能;双温实验可帮助评估外周前庭器官感受器和中枢整合能力,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开展眼震视图和双温实验检查
 
(3)头脉冲实验
    我院引入晕派思甩头实验仪,可对两侧三个水平半规管的功能进行单独检查,评估前庭功能,用于眩晕疾病的诊断,能帮助鉴别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
开展头脉冲实验
 
(4)前庭康复训练
    对于慢性前庭综合征,尤其是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综合征的患者开展前庭功能训练,促进前庭功能恢复。今年我们引进了意大利Tecnobody平衡训练系统,对眩晕及平衡障碍的患者可以开展综合训练,减轻病人头晕症状,改善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图 开展前庭康复训练
    目前我们收治的病人涵盖了南京及周边多市,很多辗转多家医院耗时数月甚至逾年未有效果的病人得到针对性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作为南京市较早成立的神经内科眩晕中心,我们致力于眩晕的规范诊治及前庭康复训练,并带动全省眩晕相关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通过医联体平台和心医远程会诊系统与省内多家医院保持业务联系,对其进行指导,与兄弟医院共同提高。2020年12月18日作为副主委单位参与组建成了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全省60余家医院神经内科参与其中,这将推动江苏省眩晕疾病研究在更好的平台上良性发展。
 
头痛亚专科
 
    头痛亚专科带头人刘红星副主任医师,目前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委员;长三角智慧化头痛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基层组成员兼秘书;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罕见病专委会秘书;江苏省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于2023年专设头痛专病门诊,并于2024年获批国家级头痛中心,采用MDT诊疗模式,联合神经外科、麻醉科、精神心理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相关科室,一站式解决患者头痛诊疗,进行原发性及继发性头痛的相关诊疗。医院和科室目前设备配置情况可满足目前头痛中心诊疗相关要求,可开展各种感染、凝血、免疫等检验及神经、脑血管影像学检查、TCD发泡试验、右心超声造影、颞动脉超声、全脑血管造影、脑磁图、精神心理评估等头痛相关检查项目。目前可开展原发性及继发性头痛的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神经阻滞、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等多种头痛的常规及特异性治疗手段。亚专科特色主要如下:
 
    (1)建立头痛相关标准化数据库
    借助头痛辅助诊断及治疗方案决策支持系统(CDSS)收集标准化头痛患者数据,目前已经完成近400例完整的头痛患者数据,助力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
 
    (2)开展头痛相关非药物治疗手段
    目前已经开展肉毒毒素注射、枕神经阻滞、耳颞神经阻滞及眶上神经阻滞,作为传统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补充,在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神经痛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头痛真实世界研究(注册登记研究)
 
    积极参与中国偏头痛治疗真实世界研究在内的多项注册登记研究,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头痛进展、药物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从而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合理的治疗决策。
    目前开展偏头痛治疗及丛集性头痛注册研究,另有2项在伦理申请中。
 
    (4)参与头痛相关指南编写
 
    参编国内多部头痛相关指南
    <<中国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诊治指南(第一版)>>
    <<月经性偏头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版)>>
    (5)头痛相关研究
    作为课题骨干单位参与中国首个偏头痛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偏头痛专病队列及临床研究平台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同时专注于头痛相关神经功能影像研究,结合我院脑磁图的时间分辨率优势开展头痛相关任务态研究,对于头痛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积极寻找头痛治疗的新靶点。
 
605病区: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亚专科由刘卫国主任医师领衔。学科带头人刘卫国教授,为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美国神经病学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江苏省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南京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访问学者。
    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亚专科由运动障碍神经内外科、康复、中医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组成。是全国第四位授牌的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2024 年2月,通过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评审,成为第三批全国帕金森病专科高级培育中心。近年来,本中心获国家级课题10余项,课题经费累计超过3000多万元,发表 SCI论文70余篇,其中在《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黑质后脚自由水作为早期疾病发展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报告”,获“南京市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医院罕见病中心建设”。
 
    亚专科特色主要如下:
   (1)建立帕金森病社区-医院一体化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体系
    为落实帕金森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慢病防控策略,本亚专科实行帕金森病社区-医院联动模式,使用科技部十三五课题组的帕金森病前驱期筛查量表,在江苏省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中筛查具有帕金森病高危因素的人群。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到指定医院复核并启动早期随访和干预计划。随访以队列形式管理,利用可穿戴设备、多导睡眠监测、影像、血液等生物标记物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和综合评定,特别关注具有GBA基因突变的人群。同时对高危人群启动高危因素的干预、健康咨询和中药干预等措施。
   (2)帕金森病患者诊疗实行内外科合作、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合作、精准医疗模式
    对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即实行个体化治疗,结合年龄、症状、工作和基因型等多因素制定精准治疗计划,患者临床、量表评估、影像学检查等资料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对于中晚期具有深部脑刺激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实行内外科联合查房制度,仔细筛查适应症、落实术前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等术前标准化系列评估,同时使用可穿戴设备对患者手术前后精准化评估。术后程控采取线下和远程程控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远程程控成为外省患者重要的程控方式,目前已完成11省300余例患者5000多次远程程控。近三年深部脑刺激手术台次达到200多台次,居于江苏省首位。
    本专科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异动症、轴性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如抑郁、睡眠障碍、流涎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施拓展了适应症,有效缓解了帕金森病患者的痛苦,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同时本专科联合南京脑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开展帕金森病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相关药物代谢基因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使得帕金森病的精准医疗模式不断深化。

全国第四家一站式帕金森病诊疗中心授牌
 
神经内外科、老年神经科多学科查房,深部脑刺激术后远程程控和中医治疗
(3)开展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肉毒素治疗工作
    科室拥有肌电图机、电刺激仪、彩色超声、CLAVIS掌中肌电等肉毒毒素治疗导引仪器,目前设备齐全,能够开展电刺激仪、肌电图仪、彩色超声联合指引下的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目前已实现:将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与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相结合,实现患者症状的最大改善;通过肌电图、电刺激仪及彩色超声引导联合定位完成A型肉毒毒素精准注射治疗,提高了定位精度,减小了药物用量。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以来,来院就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治疗病种由最初的面肌痉挛、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已拓展到疼痛、帕金森病、流涎、便秘、免疫性脑炎、迟发性运动障碍及局灶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DBS术后等。并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精神科建立起广泛合作。目前年诊治患者数量已达1000人次左右,已建立相当规模的肉毒毒素治疗临床资料库和随访档案,肉毒毒素治疗工作在数量、疗效、病种上在江苏名列前茅,在国内已有良好知名度。

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工作

(4)牵头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编写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为观察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并发症后临床选择药物的疗效差异,从2019年开始牵头中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恩他卡朋替换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剂末现象的疗效观察。有江苏省17家医院及河南、安徽等省市20多家中心参与,目前项目已圆满完成。同时作为科技部十三五课题“中西医结合预防和缓解帕金森病的新型治疗策略研究”组长单位,牵头上海、北京、广州、江苏等9家单位开展“滋肾平颤方联合普拉克索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研究”。多中心合作有力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分中心运动障碍亚专科的发展,促进了年轻医生的快速成长。
十三五科技部项目课题启动会、古南都全国多中心合作培训会和合作中心常熟查房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讨论会
 
    同时本可以组基于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和本课题组的工作,编写“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606病区
    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专业组
 
    该亚专科成立于2015年,早在2012年开设神经免疫疾病专病门诊,2024年增设神经免疫与感染专病门诊。现为全国脑炎协作组脑炎专业诊疗中心、江苏省神经免疫性疾病诊疗中心单位成员。由中国罕见病联盟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免疫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和多名博士领衔的神经免疫与感染病组主要负责神经免疫性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自身免疫性脑炎(AE)、自身免疫性共济失调、副感染性脑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副瘤性神经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神经梅毒及中枢神经罕见感染等疾病的诊治,并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现开展神经免疫与感染生物标本库的建立,针对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开展研究,提高该类疾病的分子诊断,开展该类疾病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在省内最早开展神经免疫抗体和副肿瘤抗体等检查,目前可以常规开展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检测,近4年已服务于各类免疫疾病诊治四千多例。近年我院已连续举办8届金陵中枢感染与免疫医学论坛,先后获得相关省级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项。近5年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相关工作“新抗体检测技术在神经免疫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获得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二等奖。目前建立了相关生物样本库及患者的随访队列,相关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全球首次报道抗NMDAR 抗体双阳性≠抗NMDAR脑炎(BMC Neurol. 2019;19(1):210)
 
 
全国首次报道抗LGI1脑炎认知损害特点及转归(Front Neurol. 2020 Aug 21;11:852)
 
 
2023年在世界脑炎日宣传
 
607病区
 
    607病区收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尤以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肌肉病为病区主要诊疗疾病。建有癫痫病临床资源库,是神经内科癫痫临床研究基地之一。此外,本病区承担神经内科患者营养筛查与治疗、参与痴呆与认知障碍、脑卒中的筛查和治疗,拥有一支由博士生导师为学科带头人,以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骨干的专家团队。
    本病区开展以下特色项目:
    1、开展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多模式的功能影像学检查、先进的脑磁图检查,大大提高癫痫灶检出率。
    2、开展癫痫患者及抗癫痫药物的基因检测、抗癫痫药物血液药物浓度检测等检查,做到癫痫的精准治疗。
    3、有完善的癫痫患者随访系统,建立癫痫患者的长程治疗的管理,包括癫痫患者的卫生宣教,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开展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常见病原菌的抗体及核酸检查;开展先进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提供病原微生物快速基因检测。
    5、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认知障碍的筛查及评估,做到不同类型痴呆的精准诊疗。
    6、脑血管病的预防,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危险因素筛查与评估、全脑血管造影、抗栓药物的抵抗及基因检测,实现了精准抗栓治疗及卒中复发的有效预防;
    7、开展神经肌肉病全套电生理、病理(神经活检、肌肉活检、皮肤活检)、基因检查。
 
 
周围神经病与肌病专业组
 
    神经肌肉病亚专科为我中心特色专业之一,由高年资主任医师及多位硕士生导师,博士等组成团队,对于疑难罕见病诊治,经验丰富,技术手段齐全。目前已具备神经电生理(肌电图、诱发电位)、神经病理、肌肉病理、肌肉免疫抗体检测、基因检测等多项核心技术,在神经系统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遗传性肌病,免疫性肌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设立有神经肌肉病专病门诊,为全省及周边患者服务。依托临床,建立了神经肌肉病专病队列,建立里生物标本库,着重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谱系病等。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目前为“泛长三角神经肌病联盟”成员单位,与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一流中心进行深层次合作。

主要特色技术如下:
(1)肌肉活检病理分子诊断、免疫组化染色:
 
(2)神经电生理:

  
(3)基因检测:
 
    包括一代测序技术、二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包含全外显子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MLPA、动态突变等技术。
 
 
608病区
 
    608病区目前主要涵盖了癫痫、头痛及睡眠障碍等亚专业组,其中癫痫专业组是我院最早也是实力最强的亚专科分支,是中国抗癫痫协会授予的综合性癫痫中心,由神经内外科共同参与,学科带头人王小姗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共患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疾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委、江苏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癫痫项目国家指导组专家等,狄晴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秘书长等。该亚专科拥有一支由两名博导领衔,6名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等多位医师组成的优秀医疗团队。目前分设3个诊疗小组,每周7次癫痫专病门诊,出院癫痫患者1900余人次/年,癫痫门诊量10000余人次/年。近年,团队主持国家自然基金6项和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建立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专家会诊,电生理、影像、药剂、病理、麻醉、心理等多科合作的诊疗模式。头痛与睡眠障碍亚专业组拥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余传勇副主任医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癫痫分会常委,江苏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南京市预防医学会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卒中分会预防与控制学组委员。团队目前对复杂性头痛相关疾病的诊治拥有丰富经验,头痛门诊年门诊量达4000余人次。同时可开展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初筛等检查用于睡眠相关障碍疾病的诊断。主要特色如下:
 
    (1)多模态技术为致痫灶的精准定位提供依据
 
    拥有全套电生理检查的癫痫发作起源灶定位系统,包括256导和128导高导颅内监测脑电图各1台,视频脑电图共15台,移动脑电图3台,门诊脑电图2台。利用脑电技术为癫痫的精准诊断提供电生理依据,并通过高分辨磁共振技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磁共振关注成像技术为致痫灶的精准定位提供影像学依据。同时该亚专科自2006年开始利用先进的脑磁图技术进行致痫灶定位,脑磁图可以探测到皮层直径<3mm的癫痫灶活动,分辨时相可达1ms,是最灵敏的无创性致痫灶定位方法,我科已经成功进行MEG癫痫检查2000余例,手术8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掌握一流的脑磁图癫痫灶和功能区定位技术。
 
   (2)开展各种癫痫外科治疗方法
 
    本亚专科已开展癫痫外科治疗领域内所有治疗方法,包括脑深部电极植入术、颅内癫痫灶切除术、多脑叶离断术、癫痫灶射频热凝术、VNS/DBS神经调控治疗等。专业的癫痫人才团队、先进的设备为癫痫的临床诊断、病因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已完成各类难治性癫痫手术近800台,术后癫痫有效率达80%以上,癫痫无发作率50%以上。
 
    (3)开展癫痫基因及抗癫痫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开展癫痫基因及抗癫痫药物相关基因检测,进行抗癫痫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使临床择药依据提高至基因分子水平,实现癫痫治疗用药的精准性。
 
    (4)开展癫痫患者的神经心理评估
 
    对癫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常规开展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情绪、行为等多种量表评估,早期识别癫痫共患病,同时量表结果提示的受损认知域有助于明确患者受累的脑区,从而进一步协助致痫灶的定位,为癫痫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断。
 
    (5)开展营养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
 
    本亚专科已经开展营养联合门诊,设有专门的注册营养师,向癫痫伴单纯性肥胖患者提供LGIT法来控制疾病与降低体重,提供包括生酮饮食在内的一对一的营养指导,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6)建设网络化神经疾病防控体系,提高预防保健水平
   
    该亚专科建立了癫痫患者的登记及随访系统,规范了患者的长期诊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规范化诊疗;通过多途径宣传教育,如建立“癫痫交流互动”微信平台,定期举办“癫痫知识普及”讲座,定期社区和大型义诊服务等,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癫痫,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7)举办癫痫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近4年连续成功主办“金陵癫痫论坛”,邀请国内外癫痫领域知名专家解读癫痫领域最新诊疗进展,为国内神经内外科、儿科医师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学习平台,具有极大的国内及国际影响力。图5 第二届金陵国际癫痫论坛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王小姗主持
 
 
    (8)省内牵头实施癫痫的防治管理工作
 
    该亚专科还在省内牵头参与实施了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与管理项目,安排专家前往20多家县、区进行工作指导,督查项目工作开展及落实情况,随访管理患者10000余人,指导各县区开设癫痫专病门诊25个项目,使农村地区的癫痫控制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9)对复杂性头痛疾病诊疗拥有丰富经验,参与编写多部国家级头痛相关指南
 
    对复杂性头痛患者的诊疗拥有丰富经验,包括各种原发性头痛及继发性头痛的诊治,可掌握头痛诊疗的相关前沿技术手段。参与编写了多部国家级头痛相关指南,包括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中国紧张性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成人原发性头痛的规范化管理:泛长三角头痛诊疗专家建议(2024)》。
 
    (10)开展多导睡眠监测及睡眠呼吸初筛检查
 
    拥有多导睡眠监测仪2台,睡眠呼吸初筛仪2台,为睡眠障碍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充分保障,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等常见病的诊治拥有丰富经验,同时对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入睡期脊髓固有性肌阵挛等罕见病的诊治也尤为擅长。
 
☆专家简介
 

李作汉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时任南京脑科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学术兼职:时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和顾问,中国抗癫疯学会常务理事和顾问,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名誉主任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名誉理事长。

擅长疾病:脑血管病、瘚痫、运动障碍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及疑难罕见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专家风采:享受国务院领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及南京市卫生先进工作者、南京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中国医师学会、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学术成就奖和终身成就奖,中国卒中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医师学会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项目专业委员会顾问。主编《神经肌肉的临床与病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主编《脑血管病热点与实践》(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主编和参编著作17本,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江苏省和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省市医学科技进步奖22场。

 

王小姗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南京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学术兼职:现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疾病学组副组长,癫痫项目国家指导组专家,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共患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

擅长疾病:癫痫、偏头痛、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专家风采:长期致力于癫痫、偏头痛等疾病的神经功能影像学与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并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项,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016 年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等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40余名。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刘卫国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神经内科主任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副组长,南京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帕金森病学组组长。

擅长疾病: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专家风采: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2007年创立南京脑科医院帕金森病门诊,2011-2012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神经内科访问学者,师从国际著名运动障碍病专家Stanley Fahn教授。一直从事帕金森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6创立南京脑科医院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中心,促进多学科合作发展,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诊治帕金森方面的工作。主持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江苏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50多篇SCI论文。研究成果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江苏医学新技术一等奖、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翻译《运动障碍疾病的原理与实践(第二版)》(担任副主译),撰写《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石静萍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认知障碍和痴呆亚专科学术带头人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组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认知与精神障碍专委会副主委等国家级和省级学会任职。

擅长疾病:记忆下降、轻度认知障碍、各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快速进展性痴呆等)、脑萎缩、脑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与痴呆、头痛以及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专家风采: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狄晴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委员等。江苏省、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临床神经病学》、《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国卒中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临床神经病学》、《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国卒中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

擅长疾病:擅长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癫痫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对神经科常见疾病脑血管病,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肌病、头痛、眩晕等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专家风采: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中华系列20篇;获江苏省和南京市各种奖项5项;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项科研基金6项。

 

沙瑞娟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神经内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痴呆、癫痫、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头痛等。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全天

 

江炜炜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神经内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现中国卒中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功能检测与评估学组委员,南京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预防控制学组组长。

擅长疾病: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神经科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疗有较丰富经验,尤其擅长眩晕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全天

 

林兴建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教育科主任
学术兼职:任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青委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认知和精神障碍专业委员会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脑卒中分会血管认知障碍学组成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医药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及痴呆、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四全天
专家风采: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尹俊雄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神经内科副主任

学术兼职:任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专委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南京市脑卒中学会急诊与重症学组副组长。

擅长疾病:擅长脑血管病、肌无力、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肌电图检查。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周五下午

专家风采:长期从事脑血管防治及神经肌肉病的诊治工作,江苏省第六期“333”第三层次人才。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研究论文二十余篇。获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二等奖。

         
张玲如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癫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肌张力障碍、肌病、周围神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周五上午
专家风采:主编《医师提高丛书》、《中风近代诊疗》;参编《内科疾病诊断思维程序》(撰写其中的神经系统章节)、参编《成人高等专科邻床医学教材》、参编科普《中风200问》,
参加四种药物的临床验证工作,为其中三种药物验证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发表文章20余篇。

 

葛剑青

职称:主任医师,副教授

学术兼职:江苏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发作性疾病组成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协会理事,南京医学会癫痫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癫痫及发作性疾病、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专家风采:从事神经病学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发表论文数十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脑电图认证资质。

 

过燕萍

职称: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疾病: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癫痫、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帕金森病、各种痴呆等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近20年主要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帕金森氏病及指导中晚期患者合理用药。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周六全天

专家风采:19858月在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至今。2009年获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出国访学一年。

                         

陈惠玲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老年痴呆,以及各种头痛、头晕的诊治。长期关注并研究低颅压与脑疾病的关系,以及低颅压对脑外系统的影响。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专家风采: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论文《关于食盐与人类直立行走关系的探讨》获中国科学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编号:No:12-2-130(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颁发)

 

王凌玲

职称: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担任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南京医学会癫痫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从事神经内科临床专业26年,对癫痫、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科各种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对视频脑电图报告分析有丰富的经验。获得国际脑电图认证资质。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许利刚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及认知障碍,脑炎癫痫等神经科疾病。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专家风采: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研修学习,在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神经内科疑难杂症有丰富临床经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研究,发表SCI论文多篇。

 

张丽

职称: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与免疫学组委员。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医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及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主要擅长于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如癫痫、痴呆、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诊断及治疗亦有研究。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专家风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完成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面上项目,发表相关SCI及核心论文十余篇。

 

张书刚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南京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帕金森病、舞蹈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记忆障碍、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头晕等各类疾病的诊治。专注于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专家风采: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主持江苏省医学会、南京市科委、南京市卫健委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陆杰

职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罕见病联盟自身免疫性脑炎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免疫学会第三届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医院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兼秘书,《南京医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擅长疾病和诊疗技术:擅长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症肌无力、面瘫、帕金森病、癫痫、认知障碍以及头痛、头晕等神经科各类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神经内科) 周三下午(神经免疫与感染专病)

专家风采:现为江苏省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已获得国家及省市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和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中华医学会、省、市级科技奖等6项。

 

余年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江苏省科学技术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癫痫与发作性疾病、头痛、脑血管病、神经感染与免疫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癫痫专病),周二下午(神经内科)

专家风采: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2019-2020年墨尔本大学神经病学访问学者,2024年清华大学-南京市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修班学习,第六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卫健委青年卫生人才,南京医科大学PBL&TMS导师,南京脑科医院首批第一层次青年人才。主要擅长和致力于耐药性癫痫与神经免疫学、脑血管病、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遗传与肌肉疾病、认知与睡眠障碍等临床和教研工作。目前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面上项目、十三五首批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各一项,目前在研健康中国×中社社会发展基金、南京市卫健委课题及南京医科大学STMS研究生教学组重点项目等,发表相关研究论著数十篇,参编论著三部,获南京市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一项。

 

余传勇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学组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癫痫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南京预防医学会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卒中分会预防与控制学组委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青年编委;《安徽医学》、《安徽医药》等杂志审稿专家。

擅长疾病:擅长头痛、癫痫、睡眠障碍、头晕、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专家风采:先后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通过全国脑电图学专业技术水平考试中级,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先后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现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一项,完成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发展基金等项目多项。

 

黄琳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学术兼职:目前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睡眠分会第一届青年工作组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脑血管病、癫痫、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髓病变、脱髓鞘脑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专家风采:曾参与国自然课题研究,发表中英文文章10余篇。工作期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参加神经内科2年的规范化培训,副高后曾参加支援新疆建设2年,获得多种荣誉。

 

张燕芳

职称: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现任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

擅长疾病:主要擅长癫痫、脑炎、脑血管病、头痛、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认知障碍、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专家风采: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陈洁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认知障碍性疾病均有较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王迎新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头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专家风采: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数篇。2016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一步深入探究癫痫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疗效。

 

顾昊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罕见病。擅长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流涎、头痛等。

学术兼职:现担任江苏省血液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运动障碍血组成员;《临床神经病学杂志》青年编委;《血液与止血学》杂志编委、《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审稿专家。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专家风采: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美国霍普京斯大学联培博士,主持多项省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2015年江苏省市级科技奖三等奖。

  

田敏捷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认知障碍疾病专委会常委委员/秘书长。

擅长疾病:擅长记忆、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尤其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病等诊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记忆门诊)

专家风采: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十余年,发表多篇认知障碍相关论著,主持多项南京市课题,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数项。

 

祝东林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擅长于头痛、头晕、痴呆、记忆障碍、脑梗塞、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专家风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健委课题等项目,在Biological PharmacologyBehavioral Brain Res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于淼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疾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等神经变性病,神经系统常见病的诊疗。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专家风采:2024年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第七期),2023年入选南京脑科医院第一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对象,2022年入选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既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南京市卫健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及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著及SCI论文多篇;以主要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2),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23)。

 

华平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现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帕金森病、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在记忆障碍、痴呆、脑血管病、头晕、头痛、癫痫、脑白质病变、脑炎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专家风采:从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在国际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南京市科学进步奖和江苏省医学科技奖。医院年终考核和医德医风考核优秀,多次获得医院优秀中共党员和优秀党小组长称号。

 

刘红星

职称: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委员;长三角智慧化头痛管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基层组成员兼秘书;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罕见病专委会秘书;江苏省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各类头面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慢性头痛、止痛药过量性头痛),以及头晕头昏、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和治疗,掌熟练掌握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神经阻滞术及神经调控技术等特色疗法,同时精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综合诊治,包括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帕金森病、脱髓鞘疾病等。

门诊时间:头痛门诊周一下午

专家风采:本硕博均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有多年神经科专科经验。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访问学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偏头痛专病队列及临床研究平台与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子项目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自然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头痛注册登记研究,发表SCI论文多篇。先后获得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以及南京市新技术引进奖。

 

苗爱亮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癫痫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江苏省抗癫协会青年委员会秘书;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结节性硬化及罕见病专委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癫痫、视频脑电图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头晕、头痛等。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癫痫专病门诊

专家风采: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重点人才;南京脑科医院第一层次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主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面上项目;主持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般项目;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获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新技术二等奖。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4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多篇。

 

叶星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学术兼职:江苏省卒中协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分会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各种记忆和认知障碍,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症尤其是脑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Copyright © 2008 南京脑科医院 版权所有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电话总机:025-82296000
苏ICP备090923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