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颅内外沟通型巨大舌下神经鞘瘤切除。患者为一名青年女性,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半年加重伴头痛、行走不稳半月”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右侧枕骨大孔区有一跨颅内外的巨大占位,颅内部分严重压迫脑干(延髓)——在该区域手术常危及呼吸心跳和诸多重要颅神经功能,是公认的“手术高危区”。
磁共振显示右侧枕骨大孔区一巨大跨颅内外占位,颅内部分严重压迫生命中枢—延髓,颅外部分延申至上颈段咽旁间隙。右侧模式图显示肿瘤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蓝色圈代表肿瘤范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此外,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均极高,很多单位都不愿接收这样的患者。患者几经周折后,由当地医生推荐其至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刘永主任团队就诊。入院时患者已不能吞咽进食,仅依赖保留插鼻饲管饮食,无法站立行走,长期卧床,焦虑烦躁,已非常虚弱。
面对如此高难度手术挑战,科主任邹元杰教授组织指导并会同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人员经过严谨的术前科室讨论和医患充分沟通,制定了缜密的手术计划和防范措施。刘永主任团队协同手术室麻醉科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历时8小时,以精湛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成功全切肿瘤并保全了重要颅神经功能。
术后患者症状即得到显著改善,经半月康复,患者拔除鼻饲管,已能正常进食和行走,营养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脸上洋溢起久违的笑容并顺利出院。
疾 病 科 普
什么是舌下神经鞘瘤?
舌下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不足颅内肿瘤的0.1%。它起源于控制舌肌运动的舌下神经,常沿着神经走向生长,既可深入颅内压迫脑干,也可向外延伸至颅底深处。由于肿瘤位置隐蔽且毗邻众多极其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伸舌偏斜”或轻微吞咽困难,但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肢体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手术难度及风险
肿瘤位置隐蔽且毗邻众多极其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难度和风险均很大。本次采用的“极外侧-经髁-经颈静脉结节-经上颈部入路”,该组合入路是颅底神经外最复杂的入路之一。
简单来说,医生需在患者后颈侧方打开约5厘米的骨窗,像“拆解精密零件”般磨除部分颅骨(髁突),并打开上颈部,避开密集的血管和神经,直达颅底并将肿瘤完整显露。术中需在高倍显微镜下分块切除肿瘤,既要避免损伤脑干、颈内动脉,又要保护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重要功能结构。这一过程如同在“布满地雷的隧道中排爆”,对主刀医生的心理和身体都是一种重要的考验,同时,对整个手术团队的配合要求也极高。
科 室 介 绍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作为江苏省神经外科重点专科,在神经外科各亚专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我院神经外科团队精益求精,勇于攻坚克难,生命至上的职业奉献精神。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钻研技术,让更多患者获得高质量诊疗服务。
刘永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