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英文版
 
医院动态
医院大事记
健康知识
信息公告
健康资讯
 
医院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记者探访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护士工作
发布时间:2011-10-24 来源:南京脑科医院 浏览:6207 次

《南京日报》10.24 

     精神科病房与普通病房的区别,体现在3扇紧锁的厚重铁门。中间,写着207病区,银灰色铁门紧锁;左边,家属探视通道,紧锁;右边,工作人员通道,同样紧锁。

近日,记者来到南京脑科医院,跟随精神科护士宗薇体验精神科护士的工作。4个小时,我们像走马灯似的在病区穿梭忙碌。

重点病人天天要熟记心中

护士站里,挂着“207病区病人动态表”。除了常规的“病人人数”等项目外,有一个栏目分别写着“防红”“防绿”“防黄”等,后面写着相应床号。

“防病人自杀在这里是头等大事。”宗薇告诉记者,所谓“防红”,其实是指重点防护有强烈自杀倾向的病人。“防绿”,防病人出走;“防黄”,防病人藏药。“每天早晨都要把病区重点病人的情况了解清楚,心中有数。”

宗薇今天负责护理27—30床病人,还兼管重症室的病人。

早上8点钟,宗薇推着小车到病房,为相关病人测血糖量血压。

9点钟,按医嘱配好药水,宗薇要为一名重症患者输液。这是一名老年病人,瘫痪在床。由于经常注射,血管很难找,宗薇为这一个病人忙活了20分钟。

“我们手头干着活,可心里始终不敢丢下那些重点病人,眼睛、耳朵始终注意着风吹草动。心中有根弦,始终不敢松。”宗薇悄悄告诉记者。

劝病人吃药吃饭,角色不断变换

精神科病人发起病来,进药进食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宗薇告诉记者,精神科护士常常要变换角色:幼儿园老师、心理疏导师、全职保姆……

10点钟,宗薇给重症病人做口腔护理。“普通病区做口腔护理用棉球,我们这里是自制的棉签,怕病人吞食棉球。”宗薇说。果然,在为一名重症病人做口腔护理时,他死死咬住棉签。

“张口,听话哦,张开。”

“不吃。”病人含混地回应着,紧紧咬住棉签。

宗薇轻轻摇了摇棉签,等待他放松。过了一会,病人自己张开口,宗薇换根棉签,继续帮他清洁。

10点半,病人排队领药服用后,宗薇一个个检查服用情况,“抬起舌头让我看看。”宗薇说,“有时要看护半个小时,以防病人抠嗓子把药吐出来。”

“照顾病人,让我们心胸更开阔”

中午12点,与中班护士交接班,宗薇长舒一口气,“我们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好紧张啊。”

“你挨过打吗?”记者问。

“呵呵,不挨打哪叫精神科护士。”宗薇说,“‘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是原则。”

“工作虽然很辛苦,常受委屈,但每当病人进来时疯疯癫癫的,经治疗康复,临走时向大家说谢谢,那一刻我们很开心,有一种成就感。”宗薇说。

“每天这么忙,觉得压抑吗?”

宗薇的回答出人意料:“不会。现在精神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看着这些病人,心胸反而会很开阔。欲望不要太多,健健康康工作、生活,真觉得很幸福。”

本报记者 解悦

关闭本页
Copyright © 2008 南京脑科医院 版权所有 Design by 71nc.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64(210029) 电话总机:025-82296000
苏ICP备090923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