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结果,我院5个专科成功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1个建设单位)。至此,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增至7个,其中,原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顺利通过此次评审,心血管内科、胸外科以及呼吸内科为新晋专科。这是对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高度认可,也是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南京脑科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医院已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江苏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单位)7个,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14个。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部署要求,全力建设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以持续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能、以持续的人才引培打造学科高峰、以持续的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以持续的过程管理实现全方位安全,加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型医院,向社会各界交出满意答卷。
科室介绍
神经外科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作为全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再次高分通过复审获此殊荣。科室始终践行"精专科、强综合"的发展理念,在颅底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镜、脊柱脊髓等亚专科领域形成全方位技术矩阵,特别在省重点专科技术项目要求和指标中全方位覆盖,并不断有新技术开展和诊疗拓展,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完善,持续引领区域神经外科诊疗水平提升。
神经外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省内各个亚专业齐全和均衡的科室。神经外科现设床位160张,4个病区(脑肿瘤病区2个、脑血管病病区、功能神经外科病区),年手术量330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约85%。现为江苏省神经外科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硕士、博士点、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单位(2021-2023);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会长单位(2024-2027);国家脑卒中救治筛查中心(神经外科);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单位;中国脑胶质瘤治疗协作位;中国垂体瘤治疗协作单位;中国神经调控协会副主委单位、中国抗癫痫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内镜颅底外科技术培训中心。主办极具影响力的神经外科专业统计源核心期刊《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为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入选全国T3类高质量科技期刊。
科室近5年科研成果斐然,获国家级研究项目2项,省级研究项目7项,市级项目16项,专利9项。SCI 论文43篇,统计源期刊16篇。研究方向包括脑胶质瘤的相关研究、帕金森、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各个领域,参与临床共识指南撰写3个。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正朝着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的目标稳步迈进,为提升区域神经外科疾病救治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始建于1947年,为国内最早建立的神经内科之一。2001年成为第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前八,目前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委单位;国家卫健委授牌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授牌的综合卒中中心、卒中区域性培训和质控示范中心。全国首批罕见病诊治协作医院,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及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基地、全国第四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诊疗中心、三级综合癫痫中心、全国脑炎专业诊疗中心。国家神经内科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神经内科目前有医护人员160名,其中医生59名,高级职称者46名,博士29名,硕士31名,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开设有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神经感染与免疫、神经肌肉病、头痛、眩晕、脑白质病等专病门诊,收治的患者数在省内最多,病种最为齐全,并辐射至周围数省。科室拥有南京市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近3年来承担了数项国家级课题4项,省市课题26项,获省市级奖励10项,发表SCI近百篇,取得各种专利26项。
科室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多年来开展了如脑血管病筛查和干预、癫痫药物基因组学、耐药性癫痫、癫痫术前评估和功能定位、多维度认知疾病诊断体系及精准治疗、帕金森病前驱期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肉毒素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发泡试验、前庭功能检测及训练、神经/肌肉/皮肤活检、神经/肌肉超声,神经根增强磁共振、肌肉磁共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业务。
心血管内科
我院心血管内科由脑科、胸科两个院区组成,下辖三个病区及一个导管室,目前开放床位约120张。现有各级医护人员84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9名,医师8名。医生中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生导师3人,并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血管内科是南京市胸痛中心成员单位,是国家心衰联盟及国家中医局冠心病介入联盟成员单位,常规开展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规范化诊疗。心血管内科首批通过卫生部各项心血管介入准入资质,常规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近年来相继开展血管腔内影像学指导下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三维标测下房速、房颤、室早、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希斯束起搏,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等介入诊疗新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在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不断进取,勇攀医路高峰,逐步形成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康复、双心诊疗等亚专科齐头并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心血管内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委及南京市卫计委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荣获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多人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及南京市青年卫生人才。多人担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兼职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老师,承担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彰显科室在科教研领域的强劲实力与创新精神。
胸外科
胸外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为江苏省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团队拥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1名,在微创技术尤其是单孔胸腔镜手术及肺部结节诊治技术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亚专科开设消融外科、纵隔外科、气管外科、胸壁外科、食管外科等。
科室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剑突下肺叶切除手术、肺段切除术、肺袖式切除支气管成形术,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移动CT/磁导航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手术(消融)一体化等微创手术。在华东地区较早开展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胸腔镜手术。作为南京医科大学肺部结节诊疗研究中心,在肺结节-肺癌全流程诊疗过程中实施一体化管理:1024靶扫CT,术前精准识别肺结节良恶性;术前三维重建精密规划;移动CT、磁导航术前辅助精确、无痛定位;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减少术中麻醉创伤;荧光镜判定段间平面,精准实施肺段手术。此外,针对多发性、不适于手术的肺结节实施的磁导航无痛消融技术,针对晚期胸膜转移肺癌患者的热灌注化疗均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特色诊疗技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方面,常规开展肺癌扩大根治术、支气管及肺动脉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上腔静脉置换术、心包内结扎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左心房部分切除、体外循环及ECMO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基于临床技术优势和学术研究,“单孔胸腔镜技术平台系统的优化和临床应用”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荧光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获江苏省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改良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亚肺叶切除中的应用” 获南京市卫健委新技术引进奖。科室承担包括国自然、江苏省、南京市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等专业期刊论文百余篇,编写专著五部。每年承办省市继续教育学习班。作为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及苏州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培养点,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
呼吸内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南京市医学重点专科,南京市呼吸病及影像临床医学中心,南京市肺灌洗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培养点。为江苏省最大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心,2025年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设有六个病区和内镜中心,医生52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35人;主任医师15人、副主任医师16人;硕士生导师5人),护士116人(其中硕士2人、本科101人;副主任护师7人),拥有床位258张。
科室设立肺癌、呼吸介入、慢性气道炎症疾病、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6个亚专科和3个专病门诊。以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综合及规范化治疗、肺癌脑及脑膜转移的个体化诊疗、大容量全肺灌洗以及多种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为专科特色。以“规范、务实、协作、奉献”为科室文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专注学科建设和专科发展,聚力打造集医、教、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化诊疗医护团队。
科室以肺癌以及肺癌脑膜转移为主要科研方向,由呼吸科牵头成立了“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肺癌脑膜转移多学科诊疗组”,开展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脑膜转移癌诊疗病区,累计收治脑膜转移癌400多例,原发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等。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脑膜转移癌脑脊液样本库,研究成果每年在ASCO、ESMO、WCLC会议上做出相关报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卫计委医学科研课题面上项目2项,南京市“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项目各1项、杰出青年项目1项以及多项市级课题。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2人,江苏省“六个一工程”拔尖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人。获南京市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各1项,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参与国内多中心I/II/III期药物临床试验20余项。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卢森堡发明专利1项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